|
驚濤太平輪 紀實哪裡買?網友評鑑4顆星這麼棒的好書 一定要介紹給大家 博客來人文史地-中國史地分類站長推薦博客來網路書店也有推薦[驚濤太平輪 紀實]喔!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|
內容簡介
你一定聽過「鐵達尼號」,卻不一定聽過「太平輪」。
1912年4月14日發生的「鐵達尼號」船難,已經屆滿百年,相關的紀念活動與系列報導,陸續同步進行、熱鬧展開,就算是不清楚「鐵達尼號」事件原委的人,多少都因為1997年風靡全球的電影「鐵達尼號」,而知道世界上曾經發生過這起船難,而這部大片,在「鐵達尼號」事件,滿百年紀念的時候,使用了現在最新的3D科技重製並放映,企圖再次喚醒人們對「鐵達尼號」的記憶,他們懷念「鐵達尼號」、紀念逝去的人們、檢討失事原因,幾乎全球性的,同時回顧起這個事件。
「鐵達尼號」等於是大英帝國向全世界炫耀,自己身為工業大國所製造的最高級作品,其極盡奢侈的炫富象徵,任何輪船都遠遠不及。1912年,「鐵達尼號」出廠,同時被全世界傾力關注。然而,號稱不沉巨輪的「鐵達尼號」卻在處女航就失事了,人們大肆報導她短暫的生命,盡其所能的渲染她在沉沒之前,因奢華而產生的腐敗,因炫富而衍生的陰謀,帶著接近惡意的嘲諷討論「不沉的鐵達尼」的沉沒原因,她被大肆報導、被書寫成冊、被拍成電影,「鐵達尼號」就這麼讓全世界都認識了她。
真實人生往往比電影更具戲劇性,當人們目眩於「海洋之心」牽引的愛情故事,笑中帶淚的同時,許多人的一生因此而改變,「鐵達尼號」上知名與不知名、真實與虛構的人們的傳奇故事得以傳世。
38年後,1949年的小年夜,一艘頻繁往來於中國上海與台灣基隆,滿載客貨的輪船,在航程中不幸與另一艘貨輪「建元輪」對撞,沉沒於舟山群島附近的茫茫海域。
夜極深而海極遼闊,這艘鳴咽於海上的客貨輪叫做「太平輪」。
「太平輪」遇難人數和「鐵達尼號」同樣超過千人,「鐵達尼號」因炫富的背景受到全世界注目,但背負更深沉的中國遷徙歷史的「太平輪」,卻連自己人都沒有提起甚至討論,因為國難太沉重,船難太悲傷,傷逝者沒有機會再為自己多言一句,倖存者不願再回首離亂歲月的悲哀,甚至無法問天,「為什麼是我?」
「太平輪」就這麼遺落在茫茫大海,遺落在史頁的角落。兩起東西方的最重大船難,被以幾乎偏心的方式,分別記憶與遺忘。
「歷史」總是用特殊的方式繼續書寫,說著你熟識或不熟識的無數人生歷程,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並理解這個未完成的故事。
*亂世遷徙潮
走過兩岸大遷徙時代的人們,不是搭乘輪船,就是乘坐飛機。乘飛機來台的人們全都是幸運的,飛機載客量限制嚴格,而且來台所需的時間並不多,就算真的擁擠,也不會吃太多的苦頭。但是搭船來台的人就沒有如此幸運了,或大或小的船,必定擠到人滿為患,最少都要花上一整天的航程,人與貨混雜「推放」,沒搭過船的人們吐得亂七八糟,船艙裡衛生環境極差,甲板上也沒好到哪裡去,全都看老天爺臉色,風吹日曬或雨淋,還有挺著大肚子的孕婦,孩子等不及船著陸,就在船上臨盆了。
即使如此辛苦,他們還是帶著祖傳的家當,離開家鄉,來到了台灣,除了希望遠離戰火,這塊未知的寶島都被他們賦予了無線的希望以及可能性,他們的人生或許因為一艘船有了轉折和重新出發的可能。
1948年,往返上海與基隆的船隻十分頻繁,除了內陸航線的船隻,大多因為被國民黨徵用為軍用運輸船,而穿梭於海峽兩岸之間。中聯公司和一般船公司一樣,擁有往返于上海、基隆的輪船,一艘是澳洲製造的華聯輪,另一艘是加拿大製造的安聯輪。1948年7月,中聯公司讓太平輪加入了他們的行列。
製作太平輪紀錄片過程中,經常會遇到有人問,「為什麼選擇太平輪,而不是江亞輪?」提到中國近代船難,「江亞輪」事件絕對比較「有名」,論傷亡慘重,「江亞輪」是太平輪的兩倍,論陰謀說與報導性,因結論未果的巨大爆炸而沉沒的「江亞輪」也許有更多故事,當年甚至傳聞是要載送銀元來台備用;但是,在大陸與台灣這一段兩岸動盪的遷徒歷史,相對於以上海到寧波航線為主的「江亞輪」能扮演的角色有限,「太平輪」則不然,往來於上海和基隆的「太平輪」連結了大陸與台灣,而她的沉沒更斷送了一整船原本要遷徙來台的百姓們,曾經遙望的光明未來。
「沒辦法啊,那時候是個亂世。上頭的全部都是中國人,誰希望離開家鄉?」 張和平女士說這句話的時候,充滿了無奈,以及幾乎難以察覺的感傷。張和平女士是太平輪罹難者家屬之一,她的父親張漢,就在1949年的那個冬天,搭上了最後一班的太平輪,從此與家人天人永隔。
是啊,誰希望離開家鄉?好不容易打完了以為會持續到永遠的對外抗戰,自家人竟然關起門又打了起來。百姓顛沛流離地由北往南逃,又不知道從哪兒聽說,只隔一彎海峽的那個台灣島是個好地方,離戰火最遠,起碼是個暫時避難的世外桃源,官僚百姓全都一窩蜂地拿金子去換一張破船的船票,沒金子的想盡辦法要偷補上位。人們只想著要走,能夠離戰火多遠,就走多遠,即便眼下停靠在上海黃浦江邊的「太平輪」,看起來又老又破。
*認識「太平輪」
1945年8月15日,日本無條件投降,全中國上下一片盛大歡愉,百廢待興,輪船招商總局也不例外,招商局是私管全國上下船隻的單位,受命接收所有敵偽船隻,一共有3850艘船之多,各式船種都有,招商局的專員們將船隻們做清理後分配,一部分由接管委員會處理,一部分發還給民間或者撥給了地方機構使用,最後一部分發給民眾,由民間團體組成的船公司收購接管。
然而當時國內運輸船隻極為匱乏,並非任何船公司都可以輕易收購。在抗戰勝利之後,中國國內原本被日本等國的不平等條約限制的航運,屆時成為當時政商兩界的有力人士爭相搶收的狀況。湯恩伯、徐恩曾、杜月笙等高官名流紛紛置辦輪船,上海瞬時出現了許多輪船公司。「太平輪」所屬的中聯公司,就是由寧波籍的商人們合資建立,同樣屬於「寧波幫」的杜月笙,找了當時是招商局總經理的徐學禹。既然都是同鄉,寧波幫的中聯公司股東蔡天鐸,所經營的太平船塢公司,也就「順利」的在這一波輪船搶購中,得到了「太平輪」。
「太平輪」是經歷二次世界大戰被退休下來的二手舊船,最後擁有她的太平船塢公司,是以「廢鐵」的名義將「太平輪」買入,「太平輪」原本只是走內陸河的平底船,整修後卻被作為專門來往上海與基隆的外海航線使用,法定508人的載客數,運量卻每每超數,出事的那一趟前往台灣的航程,硬是擠上了超過一千名的旅客與數不盡的貨物,究竟還有多少未記名在登船名單中的「幽靈旅客」,直到現在也無法解答。
*被稱為「東方鐵達尼號」的「太平輪」的基本資料:
出廠年份 1920年
出廠公司 美國Manitowoc船廠
船身長 80米
船身寬 20米
排水量 2,500公噸
吃水深 7米
速度 服務船速:7 節,極速:10 節
最後所屬公司 太平船塢公司
最後租賃公司 中聯公司
法定載客數 508人
航行記錄 上海-台北基隆來回航線共18趟
失事日期 1949年1月27日,晚上11點45分撞上「建元輪」,1月28日,凌晨12點30分沉沒
沉船位置 東經122.25度∕北緯30.37度(中國舟山群島白節山海域)
「太平輪」,她彷彿是一艘逃難船,她載的是一群被迫離鄉、顛沛流離的人們,沉沒之後,連罹難名單都殘缺不齊,至少留下名字可讓後人悼念都是一個奢想。就如同張和平女士所說,那是個亂世啊!亂世的人命就不值錢了,「鐵達尼號」起碼能夠留名弔念,「太平輪」卻連罹難人數都只能估計。
「那種慘狀啊,我看就跟『鐵達尼號』一樣……真是一樣、太慘了。」採訪那天的北京大學,正值秋高氣爽,周琦琇教授卻彷彿掉回了「太平輪」沉沒的那片冰冷海域裡,說著說著,她忍不住連聲音都顫抖。周琦琇教授是「太平輪」少數的生還者,那年她只有十五歲,可是那天的慘難卻像烙印在眼底一樣,歷歷在目。
十五歲的周琦琇和表哥表妹一起,準備到台灣再轉往香港參加表姐的婚禮,與其他旅客相異,她並不特別心急,因為她並不知道,這次開往台灣的「太平輪」,正是農曆年前最後一班船,多少好不容易買到船票或者只能偷渡上船的乘客,就是等著這班前往台灣的船,要與在海峽另一頭的家人團聚。只要能到台灣,甚麼偷渡犯法不犯法,這些都不重要了,哪裡會知道這趟的「太平輪」並不太平?沒有名單的乘客,成了尋不到他們下落的家人,一輩子的痛。
*解謎「太平輪」
「太平輪」事件,的確不是中國史上遇難人數最高的船難,但是關於沉沒的傳說,卻是眾說紛紜、撲朔迷離的,有人傳言,太平輪是一艘黃金船;有人傳言,國共在太平輪上發生過間諜戰;有人傳言,船長是共產黨員而故意放棄救援;有人傳言,「太平輪」的沉沒並非因為撞船,而是最後由人為順勢炸沉。這些都是傳說,真真假假難以分辨,「太平輪」的故事如此吸引人們,則全都源於她還是一艘未被打撈的輪船。
「太平輪」的沉沒位置,位於中國長江出海口的舟山群島海域,全長約6,380公里的中國第一大江,每年產生超過4億噸的淤沙,吐出長江口外,理應一整片碧藍大海的舟山群島海域,終年只見黃水滾滾。
沉沒在舟山白節海域的「太平輪」,受阻於海底能見度等於零的不利地況,至今依然無法打撈。沒有打撈、沒有鑑定,所有的失事原因,全因為無法拍案定論,以訛傳訛,變成了也許與事實相異甚大的傳說。
繼2005年「尋找太平輪」紀錄片之後,我們又陸續獲得了更多的消息,除了更抽絲剝繭地探討出船狀況與沉船原因,也因為生還者們陸續出面發聲,進而掌握船難現場狀況;唯一救援太平輪受難旅客的澳洲軍艦水兵,也在因緣際會之下尋獲,這些都為當年做了更清晰的補述;船東後代更現身說明,後續賠償的所有狀況。
然而,就在我們認為「太平輪」沉船事件終於越見清晰之時,卻反而浮出了多重難以驗證的疑點--以訛傳訛的國共間諜戰,竟然疑似真正發生過在「太平輪」上,將沉船的疑點,更添一筆。
我們閱覽多種檔案,並從生還者、船東後代、海事專家、澳洲海軍救援者等人的口述裡,抽絲剝繭、逐一拼湊,歷經7年重整之後,在2012年4月,紀錄片《驚濤太平輪》也終於問世。本書是我們製作《驚濤太平輪》紀錄片的行腳記錄,也是我們為兩個小時無法訴盡的紀錄片,所作的諸多補充,不留下任何遺憾,將所有的過程圓滿結束。我們期待所鋪陳的歷史引線,可以獲得眾多人的關心與回應,然後得到注意與尊重。
「太平輪」沉船事件,是大中國的時代縮影,她的沉沒,帶來的影響無法細數,就好比「鐵達尼號」被全世界的人知曉,「太平輪」也不應該被遺忘。在歷史面前,所有人都應崇敬的低下頭,更不該有所偏頗,只因為我們是如此的渺小。
本書特色
一個跨越兩岸的歷史謎團揭曉
《驚濤.太平輪》原是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旗下長天傳播公司拍攝的紀錄片,醞釀七年、製作三年,耗資將近兩千萬台幣;繼《黃金密檔》、《最後島嶼》後,「百年遷徙系列」之一。將這部紀錄片付梓,既是對太平輪罹難者的悼念,也是對遇難者展現善良人性典範的肯定與感謝。
爬梳歷史並不容易,尤其選擇國共內戰時期的歷史題材,更需要勇氣,因為那不屬於兩岸任一方光榮的歷史,政治上並不正確。「太平輪」並不是那個年代造成最多人死亡的事故,但最有象徵性,可藉此重建一段瀕臨消失的歷史記憶。
在太平輪第18次前往台灣基隆的途中,1949年1月27日深夜11點45分於浙江省舟山群島海域,撞上從台灣載著煤與木材、前往上海的建元輪。建元輪當場沉沒,太平輪則在搶灘途中,45分鐘後爆炸沉沒。28日清晨才被澳洲軍艦救起35人,附近漁民也陸續救起幾人,但生還的人總共不到50人。加上建元輪船員,近千人罹難,這是兩岸近代最大宗的船難。
太平輪沉船後,一則傳說在民間廣為流竄著:太平輪是一艘黃金船。為何一艘以「廢鐵」名義買進來的一戰運輸船,會被傳為黃金船?
太平輪船難根據當時媒體的描述是一則意外撞船事件,因為它超載、超速、抄捷徑,且為了躲避傍晚六點的黃浦江面宵禁而未開燈。但何以一艘單層底艙的鐵殼船失事,會在民間流傳耳語之廣?1949年的上海,共軍勢力已經直逼江南,國共雙方的情報戰正如火如荼祕密進行著。兩邊情報工作者,也同時上了太平輪。這些撞船沉船疑點,在航海與船隻專家們一一檢證下,似乎不再是人云亦云的沉船原因。難道,太平輪船難不單純只是一樁意外事件?
本書透過紀錄片的採訪紀實,希望透過生還者的口述、罹難者家屬訪談以及海事專家科學分析,還原歷史真貌。
...繼續閱讀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