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善美的追尋:李鍾桂與救國團的半世情

真善美的追尋:李鍾桂與救國團的半世情物超所值

真善美的追尋:李鍾桂與救國團的半世情網友評鑑4.5顆星

真的很實用 一定要讓你知道

博客來人文史地-台灣史地分類網友最愛書籍

  • 定價:350
  • 優惠價:9315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80

  • 真善美的追尋:李鍾桂與救國團的半世情

    你想了解更多有關[真善美的追尋:李鍾桂與救國團的半世情]的相關資料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李鍾桂常說,要做三流人物:暖流、清流及中流。因她一生追求真、善、美,使救國團這個歷史悠久的團體,保持清純、清新的形象,給人溫暖,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。

      李鍾桂,救國團第六任主任,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上任至民國九十四年二月卸任,並轉任召集人至今。

      〔危機與挑戰〕:李鍾桂經常勉勵同仁「不求第一,但求唯一」。她任職救國團期間,歷經諸多危機與挑戰,但她剛柔並濟、恢弘氣度的領導作風,團結救國團人心,激勵大家心手相連,努力以赴,突破困境。使救國團成為國內「唯一」邁入第二個五十年的人民團體,而且至今屹立不搖。

      〔穩健的掌舵手〕:李鍾桂帶領救國團三次轉型,從半政府組織變成人民團體,並引進企業化管理,讓救國團兼具服務績效與財務績效,確定六大核心工作目標。展望未來,李鍾桂希望救國團第三次轉型成功,以「創新」為主軸,思考二十一世紀的無國界年代裡,救國團如何轉化成為「社會企業型」組織,即「以企業精神經營,以社會公益為主,不斷研究發展,所獲得利潤是為幫助有需要的人」。

      〔奉獻的滿足〕:從七十八年人民團體法頒布後,救國團已經歷二十寒暑,若組織文化是整體組織的共同信念與價值觀,那麼救國團的組織文化就是服務、服務、再服務。李鍾桂曾提到:人活在世上,除了追求物質、精神、學習的滿足外,最後是追求服務的滿足--奉獻的滿足,她認為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。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服務是一種義務,更是權利。

      李鍾桂以她的智慧、圓融、沉穩、堅定、操守、勤僕,帶領救國團走過風風雨雨,將救國團打造成一個清新有力、希望無窮的社會團體。雖然資源、條件都有限,但她的智慧、樂觀、操守總像一道穿透黑暗的陽光,帶給大家希望。
    只要有她在,精神就來了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曾繁蓉

      曾任雜誌社副總編輯,自立報系記者與專欄主編,以及華視《點燈》節目企劃。現為專業作家。

    俞壽成

      張老師文化公司出版部總編輯。

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humanit04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