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恆的哲學

經典款式永恆的哲學

永恆的哲學網友評鑑4.5顆星

點擊圖片 即可前往購買

博客來人文史地-世界史地分類熱銷好書

  • 定價:300
  • 優惠價:9270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40

  • 永恆的哲學

    想看更多[永恆的哲學]的詳細說明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同樣的月亮、同樣的太陽,在古人和今人的眼中扮演不同的角色、具有不同的意義,作者即在說,我們往往侷限於現有的世界觀,而忘了反省到底我們是什麼。在學術圈中也是如此,繼承啟蒙理性的現代主義以及反動現代主義而生的後現代主義,都具有他特定的價值觀、看待世界的方法與觀點。本書之所以稱做「超越後現代心靈」,即在於兩個層次:他諷刺現代的世界觀,也諷刺後現代的世界觀。作為一個宗教史的研究者,他似乎提出了一種很不理性的價值觀、解釋看待世界的方法,並認為回歸並重構傳統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我的本來面貌。他認為現代或後現代的世界觀問題重重,並且對於「人是什麼、我們是誰、生命意義為何等沒有更寬廣、充實、一貫的說明:現代世界觀在於以為憑藉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兩種利器,藉由「理性」的科學主義神話,他的見識大大超越前人;後現代世界觀會認為自己看的更「真」,在拆解並諷刺了傳統形上學與倫理學之後卻產生了不可解的矛盾。本書即在邀請讀者進行一場時光之旅:暫時從習以為常的世界觀抽身,退後一步,以局外人的眼光審視過去的世界觀,卻發現他的侷限性顯而易見,常常讓我們在失笑之餘,忘了我們的世界觀,同樣是立足於一些武斷的假設上,不管是學院裡的或者是學院外的,而這些世界觀也可能同樣的會讓後人發笑。

      本書第一部是一個歷史式的考察,他追溯了西方文化走到後現代階段的整個過程。第二部為我們提供一個制高點,是我們可以更清晰的觀察現代/後現代這個場景。第三部談的則是作者在這個場景涉入最深的面向:高等教育、人文學科、神學、哲學以及社會關懷的問題。第四部中,作者對西方文化在邁入二十一世紀之際,該採取何種對策提供一種建議。他尤其認為理性化、科學化的過程把我們從傳統中的非理性部分解放,並且將這些部分歸類到主觀的、無法「正確」解釋任何行為或行動,可是繼承了這些預設、這種世界觀的我們,突然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自己,並且也對那些被歸類成非理性的部分,產生非理性的厭惡與排斥,最後就變成了討厭並污名這些傳統的、宗教的世界觀,並且不論他們是否有一套對於人是什麼,該如何獲取快樂,更遑論他們的這些說法是否有意義了。

      台灣學界與教育界的科學主義比科學主義誕生的西方還更加教條化,你同意這種說法嗎?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humanit04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